“我觉得中国够民主了!”——如何衡量民主与独裁


  •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7648

    目标读者:刚开始接触自由世界政治讨论,对政治理论几乎一无所知的新难民。

    我们讨论如何推动中国民主化,不免看到小粉红一句话怼过来:“你说不民主就不民主?我觉得中国已经够民主了。”世界上有两百多个国家,哪些是民主的,哪些是独裁的,并非一句“我觉得”可以衡量。

    抽象概念的量化
    概念是抽象、飘渺的,我们无法直接测量它是长是段,是多是少。当我们提出理论假设时,需要找到具体的东西,与概念对应起来,作为观测指标。这个过程,叫作量化。(有些学者机器翻译入脑,硬要逐字对应,称之为“可操作化”,佶屈聱牙。)

    “民主”,也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概念。在当代语境之下,这个概念的核心,在于统治者是全体人民,而非人民中的某一群人。讨论民主,自然也要先确定量化的标准。

    以罗纳德·德沃金为代表,一些人认为,应当去衡量政治制度产生的结果,是否能够对社会所有成员一视同仁,平等地分配资源、机会、价值。这叫实质民主观
    以罗伯特·达尔为代表,一些人认为,应当去衡量政治制度本身,是否能够以平等的方式分配政治权力,完成政治活动。这叫程序民主观
    实质民主观与程序民主观,也对应了结果正义与程序正义两种价值取向。需要格外强调的是,这二者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将这二者对立起来的“辩论”,是【假两难困境】的逻辑谬误。

    罗伯特·达尔在其理论体系中,也将程序民主观称为最小主义民主观。判断一个国家的政体是否民主,要看其政府结构的领导者,是否经由充分的竞争,才被选举上台。无论用哪个名字,这一套量化标准,有两个维度。

    • 竞争程度:也称论争程度。公民是否能够自由地组织、结社,相互辩论,辩论相互竞争,推动各自支持的政策和结果。
    • 包容程度:也称涵盖范围。以上政治活动,哪些人有资格,并且确实能够参与进来。

    https://i.imgur.com/tB98IQy.png

    达尔提出的两个维度,是很多学者、组织衡量政体民主程度的基石。许多民主量化体系,均是此两个维度的变体。

    几个较为主流的量化体系
    DD指数
    也叫民主-独裁指数。在达尔坐标系里,民主与独裁是一道连续的光谱,没有一个绝对的分界。而DD指数对政体类型使用了二元划分。也就是说,在DD指数使用者看来,可以民主国家与民主国家相比,看看谁更民主、更不民主;也可以独裁国家与独裁国家相比,看看谁更独裁、更不独裁;但是民主和独裁泾渭分明,没有既不民主、也不独裁的,也没有既民主、又独裁的国家。
    只有满足以下全部四个条件,才会被DD指数归类为民主国家。
    1. 行政首脑通过选举产生;
    2. 立法机构成员通过选举产生;
    3. 选举过程中,有不止一个政党参与竞争;
    4. 在选举规则没有发生改变的前提下,有过政党轮替、政权交替。

    政体数据库第四版
    该套量化体系,会为每个国家打出一个民主得分,一个独裁得分,都在[0,10]区间内浮动。民主得分减去独裁得分,就是这个国家的政体总分,[-10,+10]区间内浮动。
    影响政体分数的因素,主要有五项细则。
    1. 行政部门的人事任命,是否经过了足够的竞争;
    2. 行政部门的人事任命,是否足够公开;
    3. 任何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是否有法律法规对其形成限制和阻碍;
    4. 任何公民参与政治活动,是否可以形成足够的竞争;
    5. 行政部门的权力是否受到有效的限制。
    具体评分表在此不赘述。可以看出,前四项细则,是对竞争程度、包容程度的扩展和细化。在此基础上,第五项细则,是整体数据库补充的独有标准。

    自由之家指数
    该组织使用两个量化指标:政治权利得分、公民权利得分。
    政治权利得分,由10个问题决定。这些问题考量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选举过程;
    2. 政治多元化与参与程度;
    3. 政府如何运行。
    公民权利得分,由15个问题决定。这些问题考量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1. 言论、信仰的自由;
    2. 结社、组织的自由;
    3. 法治;
    4. 个体独立性和个人权利;
    自由之家衡量这两个量化指标,得分经过计算、转换,把国家分为三类:自由、部分自由、不自由。
    自由之家的政治权利得分,基本对应着【竞争程度】这一维度;公民权利得分,基本对应着【包容程度】这一维度。
    但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由之家的量化体系,反映出的是【实质民主观】。
    (顺便提一句,党国政府已在2019年12月2日宣布对自由之家实施制裁,也不知道拿什么制裁,怎么制裁。)

    关于方法论的碎碎念
    量化体系不胜枚举,各有不同,可以有对比、评估,不一定有高下优劣之分。一般来说,对量化体系进行评估,可以有很多角度,包括概念化过程、有效程度、可靠程度、可重复性。对于我们这些非学术化的讨论、闲聊来说,后三者不必深入,把闲聊折腾到与论文一样无聊。然而,理解【概念化过程】,依旧很重要,可以避免大部分鸡同鸭讲、逻辑谬误的情况。
    概念化过程的意思是,对于某一个抽象的概念,选择哪种基本的解读方式。例如前述的实质民主观vs程序民主观;将民主与独裁看作连续光谱,还是二元对立。
    这些解读方式,都是有道理的,没有对错之分。选择哪一种解读,更多取决于我们要讨论的具体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讨论政体类型如何影响某些事物,使用实质民主观就会很麻烦。再具体一些,假设我们用收入平等的程度衡量民主,就无法讨论政体对收入平等有什么影响,否则就成了循环论证。

    不要你觉得,也不要我觉得。民主与否,有很多主流衡量方式供君选择。不论采取哪种解读方式、使用哪个量化标准,党国都是独裁。

    参考材料:
    民主原則規範性困境之解決——透過論辯倫理學建構基進審議民主的嘗試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Democracy-Dictatorship Measure
    Polity IV
    Freedom House 
    2019年12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http://web.archive.org/web/20191202200505/https://www.fmprc.gov. cn/web/fyrbt_673021/t1720844.shtml

    难民迎新系列:
    中文世界政治立场颜色一览
    左-右政治光谱及中共对其畸化
    微博爱国党盛行,我们无需痛恨,更无需绝望——自下而上的民主转型与临界点模型
    四中全会要开了,党内改革派能否有所作为?——自上而下的民主转型
    关于中国民主化转型的四种观点
    中国人不适合民主吗?——文化与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