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台灣人、中國人?交換之後我學到,真正重要的是「尊重人」


  •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6520

    昨天我去參加一個 couchsurfing 主辦的活動,目的是讓人們邊透過食物分享的方式邊交流文化與生活。當下感觸很深的是:有個法國人半開玩笑的說,台灣人其實對他來說就是中國人。法國人最愛開玩笑了,所以我除了澄清差異之外,也反將他一軍說:法國人吃兔肉跟馬肉還有蝸牛才奇怪,哈哈。

    我後來想想,在法國文化的脈絡裡,他們的單字裡「中國人」這個詞好幾世紀前就存在了,而「台灣人」這個名詞還是有點陌生。

    當然這是文化差異跟刻版印象形成的後果,我們能做的就是互相教育而已,所以也沒有人會因而生氣。這是我最喜歡法國人的一點,我也才知道原來兔肉是白色的。

    晚上 12 點的捷運上,我跟一位帶著小孩出門的手中還拿著酒瓶的瑞典父親聊天。我一開始不太確定這個小孩是男生還是女生,因為他手上擦著橘色的指甲油,於是我問了他的爸爸。爸爸說他是男生,但是他們因為剛剛在玩,所以就擦了指甲油。他後來又補充「不管他喜歡男生還是女生,我都沒關係。」不知道他為什麼刻意強調這句話,但是在瑞典這個包容性極強的社會裡頭,我看到了對於個體差異的善意。

    對於結交朋友,我相信弱連結是很重要的,我不喜歡憑第一印象就評判一個人,畢竟「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素養。同時,我個人也不相信人只有好壞兩面,或只因為他是哪一國人就會有所不同。通常,都還是得根據自己跟他們相處的經驗來判斷。

    回到主題:出國交換之後,我才越來越下意識地會跟別人強調自己是台灣人。我承認血統上的確是一脈相承,我會是華人,這是一種泛稱,但都 21 世紀了,隨便 google 一下就知道:

    「華人(英语:Ethnic Chinese)是一個針對族裔群體的民族泛稱,與中國人不同,多指自清朝近兩百年来移居海外的『中國人』及其後代(華僑),也包括『不是中國人』的群體(海外華人與華裔)。

    不同階段的中國政府各有其政治定義。由於華人並非統一、固定的學術概念,因此在化約主義及種族主義的錯誤下,時常與『中國人』、『華裔』、『華僑』混淆不清。」

    美國人會同意自己被稱為英國人嗎?當然不!他們的祖先發源自不同的國家與民族,然後到美洲大陸,佔取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間,不管途徑光不光榮,後來還是在那裏成立了美利堅共和國,輸出著屬於他們美式文化。那我們這群好幾百年前來自南島語系的原住民、中國各個省份,甚至日本人、荷蘭人所融合的民族,難道就不能因為共同認同民主、法治、自由等等的價值而要求成為獨立的個體嗎?

    這不是出於歧視或其他個人偏見,我真的遇到過許多非常非常善良又有智慧的中國朋友,也打從心底佩服他們的智慧與努力。但身份認同是意識形態的問題,認真傾聽,是一種尊重。可能他們從小就被制式化教育深植台灣是中國的想法,所以多數人聽到「台獨」就無比敏感,無法做到基本的尊重。

    所有事情都是相對的:像我爸媽那一代,就可以倒背中國 36 個省,就算他們根本不是跟著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灣的外省二代,而是早就在臺灣落地深跟好幾代的福建人。由此可見,教育是多麽重要的武器,被媒體稱為「天然獨」的我們,或許也是因為在扁政府時代下受的教育,所以強烈的存有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意識。

    我是一個出生在台灣,成長在中國的台灣學生,上了大學之後,又回到了台灣繼續升學。10 年的時間,說長不長,因為我也沒認真學會粵語,說短也不短,它佔了我 20 歲生命中將近一半的時間。

    但我清楚的學習到,要在政治議題上理性和平的溝通,你無非就是要像行銷商品一樣,清楚自己的定位,將自己的價值觀與想法完整的呈現,讓人一眼就知道你和別人不一樣。政治外交方面的議題,對尚且不打算從政的我是沒什麼意義去筆戰的,但我意識到,自己有權改變這個國家的未來,因為這是我出生成長的「文化背景」,基於這種認同,我會說我是台灣人。

    《關於作者》
    Katy,出生在台灣,成長於中國,大學回台灣繼續唸書,喜歡音樂、游泳、籃球、陽光、海灘、認識新朋友、出門旅行但不愛規劃而且其實很懶的拖延症患者。目前在瑞典交換,覺得此地模特兒率很高,每天出門都心情很好。有時候情緒一來,就喜歡寫文章發發牢騷的 21 歲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