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疫苗謠言的生命週期】網紅、媒體、特定意識形態 打造反疫苗傳言的生命迴圈


  •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6108

    記者何蕙安/編譯

    關於新冠疫苗的不實訊息隨處可見,但這些謠言到底是怎麼生成的?為什麼一些謠言會特別熱門?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下稱NPR)近日與網路研究機構《Graphika》合作,以「疫苗影響女性生育力」的不實傳言為例,解析熱門的疫苗謠言是如何崛起、傳播與進化。

    NPR近日刊登的報導〈一個新冠疫苗謊言的生命週期〉指出,疫苗不實訊息往往從片面事實開始,由網紅開始傳播質疑與恐慌,過程中被堆疊上其他沒有根據的錯誤資訊,形成更大的迴響;消息之後登上主流媒體,讓能見度更上一層,最終再被利益人士曲解、用來傳播各自的政治主張或觀點——直到關注度漸漸趨緩,再由新的謠言接力上場。

    alt text

    在國外,已陸續出現許多與女性相關的疫苗不實訊息,如疫苗導致女性生理期異常、不孕或流產等說法。這些謠言部分來自合理的懷疑,例如疫苗臨床試驗的確在安全性考量下、並未涵蓋懷孕婦女,在疫苗上路初期欠缺關於懷孕婦女的相關數據;但整體而言,迄今並沒有科學證據顯示疫苗會打亂生理期、導致不孕與流產等,世界衛生組織、美國CDC等公衛權威機構也紛紛闢謠。

    儘管如此,這些不實訊息已經造成了影響力。《法新社》5月報導,非營利公衛政策組織凱薩家庭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5月初出版的研究顯示,三分之二的受試者因為擔心疫苗會影響其生育力,所以「絕對不會」接種疫苗;50%的女性受試者與47%男性受試者表示,因為對於生育力的擔憂,所以他們還沒有接種新冠疫苗。

    值得慶幸的是,疫苗影響生理期或流產的謠言尚未在中文世界大傳,而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也曾查證過「莫德納疫苗導致女性不孕」的傳言,該傳言引用某份化學安全報告、宣稱莫德納中的成分SM-102有毒,但其實該份報告所指的有害成分另有其他,並非SM-102。

    NPR指出,疫苗不實訊息的情況顯示,不實訊息能在各個參與者加油添醋的情況下,以非線性的方式快速傳播;「謊言的生命週期」可能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疫苗謠言的傳播,並且思索更好的對應之道。

    【疫苗謠言第一章】從片面事實開始

    「在今年春天接種新冠疫苗後,很多女性表示自己經血變多。」研究免疫系統與生殖健康的耶魯大學醫學博士候選人愛麗絲.呂-卡利根(Alice Lu-Culligan)表示,免疫細胞對生理期扮演重要角色,疫苗的確可能會暫時影響了月經的過程,讓部分人經歷生理期異常。

    另外,一個伊利諾大學生物人類學團隊正在進行的一項關於生理期與疫苗的實驗調查中,目前收到超過12萬份回覆中,也有數千人在接種後有異常的大量經血。

    不過,問題是,要在疫苗與經期異常之間建立起因果關係的難度很高,主要因為新冠疫苗的臨床試驗通常沒有詢問女性受試者生理期,失去了與控制組比較研究的先機;且女性生理週期本來就不一定規律,可能每月都有所變化。

    「我們觀察,在比較成功的不實訊息案例中,總是有一個知識的橫溝在那邊。」Graphika分析主管梅蘭尼.史密斯(Melanie Smith)說,因為科學家無法針對該議題研究提供充足的資訊,而給了反疫苗團體一個機會。

    【疫苗謠言第二章】網紅散播懷疑與質疑

    由於欠缺相關的數據,網路論壇與社群平台開始出現許多「接種後生理期被打亂」的故事與經驗分享,當中不少是一般人,只是想了解其他人是否也有類似的經驗;其中一個臉書社團「新冠疫苗副作用」被認為是今年春天崛起的「疫苗影響生育」的不實訊息的關鍵。

    多年來鼓吹反疫苗的知名女性主義作家沃夫(Naomi Wolf)4月19日在推特上發布了該臉書社團的連結,宣稱「在這個臉書頁面裡,上百名女性說他們在接種疫苗後出血、有血塊;還有人只是在接種女性的身邊後就出現了奇怪出血。(消息)沒有確認,還需要更多調查。但已經有很多人提報。」

    史密斯說,沃夫在這裡使用了一個老把戲,說某件事「需要更多調查」;話雖然是這麼說,但已經在沒有提供任何證據的情況下,點燃了質疑。

    沃夫在臉書上有13萬粉絲,在推特上則有超過14萬追蹤者。BBC報導,由於沃夫一再發布疫苗不實訊息後,推特已經在6月初停止了沃夫的帳號,但其臉書帳號迄今仍可正常使用。沃夫發表過的疫苗謠言包括「疫苗類似軟體平台可以接受更新」、「接種者的排泄物不應排入污水系統,以免影響未接種者」等。

    【疫苗謠言第三章】堆疊上更多相關的謊言

    NPR文章指出,沃夫的推文除了散布沒有任何根據的質疑,還無縫接軌上了另一個常見謠言:接種疫苗的女性會把副作用「傳給」身邊還沒接種的人。

    自4月19日推文後,沃夫不斷地以「問句」的方式推送更多的不實訊息如「疫苗會導致不孕嗎?接種後會流產嗎?」在沒有科學證據的情況下一步一步地擴大人們對於疫苗的恐懼。

    「『生育』是人們會有強烈反應的議題之一,而且這個議題非常私人的。」美國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健康傳播教授戴文.葛瑞夫(Devon Greyson)對法新社表示,「如果你想要找個什麼很嚇人的東西,『這個會讓你不育』絕對很嚇人。」

    NPR報導,呂-卡利根也強調,絕對沒有疫苗副作用會「傳染」的事情,也沒有證據顯示疫苗會導致那些問題,「目前已經有好幾百萬的女性已經打了疫苗,但沒有任何因此導致不孕的科學報告。」

    【疫苗謠言第四章】主流媒體跟風 大幅增加能見度

    在沃夫在推特上宣傳疫苗影響生育後,其他的網紅也開始跟進,還有少數標題釣魚網站發布了不實報導。不過,回頭檢視此波不實訊息流傳,是「真的新聞」讓該謠言傳得更遠。

    在沃夫推文後的一週,一所邁阿密私立學校表示,因為有太多關於「接種的老師是否會傳播到沒有接種的婦女與孩童身上」的疑問,宣布不再允許已接種的老師進入教室。

    NPR報導表示,該校的執行長是一個有名的反疫苗人士,所以其決定並不讓人意外;但是該禁令上了全國新聞版面,不只傳播美國各地,最終還變成了全球性的新聞報導。「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開始看到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的謠言出現。」史密斯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學者塔拉.科克.賽爾(Tara Kirk Sell)認為,這起案例完美的呈現了一個謊言如何成長到可以利用主流媒體來進一步傳播的情況,「對一些人來說這個新聞很離譜,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他們則是產生了疑問,總之大家都想點開這個報導來看...謊言因此傳得更快、有愈來愈多人看到,也有愈來愈多人相信。」

    【疫苗謠言第五章】被有心人士利用 傳遞資訊

    最後,這些沒有事實根據的疫苗不實訊息,就像病毒一樣能夠輕易變種,被有心人士用來傳播各種政治訊息或世界觀。

    史密斯分析,「疫苗會影響生育」再加上「疫苗副作用會傳染」的謠言組合,因為幾乎可以是用到大多數人身上,而不是只有特定的群體,所以特別具有影響力,也被部分人用來吸引關注與流量。

    如美國極右派廣播主持人亞歷克斯.瓊斯(Alex Jones)就把這個說法揉進了他提出的關於Google與臉書的陰謀論,宣稱這兩家科技公司正試圖減少地球人口,「這不只是你不育而已,你也沒辦法再有小孩... 你不能再吃牛肉了。」他在自己的節目說道。

    【疫苗謠言終章】新的謊言取而代之 重複相同的生命週期

    截至今年6月底,關於疫苗影響生育的說法已經傳遍了世界各地,從美國、到法國、到巴西。在國際事實查核聯盟的新冠事實資料庫中,波蘭、西班牙、烏克蘭、印度也都陸續出現疫苗導致不育的謠言。

    不過,史密斯認為,這的謠言目前已經出現了逐漸消褪的跡象,「看起來在新冠新聞週期上,這些謠言可以說是在網路上已經慢慢退敗。」

    NPR文章認為,這是關於疫苗謊言的「最後一課」:謠言不會一直纏著你不放,它們會想方設法獲得注意力,提出問題與質疑,但並沒有任何事實根據。一旦當它們嚇到了那些他們想要嚇到的人後,這些謠言就會慢慢消失——或是會以另一個新的、令人難以相信的故事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