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短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布尔什维克暴乱


  • 食物短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布尔什维克暴乱 - 新·品葱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4248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罗斯帝国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城市和军队的食物供应。供应中断已经在战争的第二年也就是1915年开始,逐渐加重,到 1917 年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尤其是在彼得格勒。

    令人惊讶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砖家)预计,在发生冲突时,问题不会出现在农业国家,而是工业国家。 人们认为,粮食出口国可以很容易地将外部供应转移到国内用于战争。 但在实际中结果恰恰相反。

    为什么砖家的预测会出错? 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战前的乐观主义是基于俄罗斯农村“盈余人口”的假设。 经济学家称之为劳动力过剩。 估计为 40-50%。 也就是说,根据这些计算,俄罗斯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可以被送往军队服役,而不会对农业生产产生造成不可承受的负面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千万人应征入伍,约占工作年龄男性的 44%。 如果“盈余人口”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战争年代的农业问题就不应该出现。 但是,如果查阅县级数据和分析,我们会发现作物面积减少与应征入伍的比例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俄罗斯农村没有劳动力过剩。 这是砖家和政府的同一个错误。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并且减少幅度相对较小。 与此同时,俄罗斯的粮食出口量也有所减少,俄罗斯的面包数量似乎应该保持在同一水平。 那么,为什么城市和军队会出现粮食问题呢?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俄国农村在布匪接管之前,有两种农场:村社和私有地(也就是常说的地主、富农等)。 在私有土地上,农场的生产力更高,他们是城市和军队的主要面包供应商。

    这对私人农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里的作物减产幅度更大。 也就是说,矛盾的是,劳动力从生产力较高的私人农场流向生产力较低的村社。 为什么呢? 事实是,在社区中,每个成员都获得了获得土地的保证。 而在动荡时期,农民更喜欢稳定地在村社耕种,而不是在私人农场里受雇种田(即使可能收入更多)。 与此同时,村社土地上的农民逐渐转向自给农业,拒绝与城市进行贸易。

    这就解释了俄罗斯帝国看似没啥问题的出口转内销为啥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乃至 1917 年的暴乱

    俄罗斯政府并没有完全了解情况:当局认为问题出在粮食采购的物流上,而不是村里不愿意与城市进行贸易。 1917年9月,临时政府才彻底提高收购粮价,却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