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大家要公道少少,人同自己背景相近嘅人共情好合理啫
當年爆武肺支那人咪一樣擺撐警共匪李文亮上神檯 :golden-agree:
【#清華教授稱躺平態度極不負責#:對不起父母,還對不起努力工作的納稅人】#清華教授稱內捲是教育的篩選功能#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李鋒亮:現在人們紛紛談“內捲”,正說明了社會是可以通過競爭獲得上昇機會的,否則社會階層固化,怎麼努力都是白費力氣,而這種情況下社會就可能面臨大動盪與大退步。因為如果沒有競爭,抑或如果競爭沒有區分度,優勢家庭的子女將憑藉已有的優勢,輕鬆碾壓弱勢家庭的子女,那將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如果進入名牌大學就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前程似錦,輕鬆獲得“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那麼廣大由於種種原因尤其是家庭原因輸在教育起跑線上的學生就再沒有“逆襲”的機會,這樣的情況只會更糟。因此,家庭背景不那麼好的大學生就不要再吐槽“內捲”了。如果沒有學習成績這個硬指標的競爭,那麼優勢家庭的子女可以輕易通過各種所謂的“素質”佔據大部分資源。
鼓勵競爭有很多收益,包括促進流動、減緩分層等,然而其成本就包括整個社會不得不“內捲”。教育經濟學有一個基本理論是描述教育的信號功能與篩選功能。這個理論認為,教育的經濟功能是為了將高能力的人和低能力的人區分出來,從而在就業市場進行匹配。
如果教育的這個篩選功能消失,社會的運轉將出現各種失靈。這個理論的創始人之一邁克·斯賓塞由於其在創建該理論上做出的貢獻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認為,只要教育具有篩選功能,過度教育就是一種必然,因為高能力的人為了將自己和低能力的人區分出來,必須要獲得比低能力人更高的學歷,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有效的教育信號,從而向勞動力市場表明自己是具有更高能力的人。所以,根據這樣的邏輯,教育的競爭是為了整個社會的福祉,而“內捲”是社會從中獲得收益的同時不得不支付的成本。
總之,千萬不能因為不喜歡“內捲”,就採取“躺平”的態度。 “躺平”是極不負責任的態度,不但對不起自己的父母,還對不起億萬個努力工作的納稅人,畢竟高校的運行經費中,學費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很大比例來自財政撥款,而財政撥款的來源就是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