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大家要公道少少,人同自己背景相近嘅人共情好合理啫
當年爆武肺支那人咪一樣擺撐警共匪李文亮上神檯 :golden-agree:
香港政府在海外設有14個經濟貿易辦事處﹙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s, HKETO﹚,聲稱是為促進香港的經貿利益,然而有人權組織表示,在北京牢牢控制下,這些香港經貿辦近年成了「偽裝」的中國大使館,在海外延伸中共影響力,呼籲各國政府重審香港駐當地經貿辦的地位,甚至應考慮把它們逐一關閉。
「提高全球對香港獨特優勢的認識、促進香港的經貿利益,以及支援海外企業在香港拓展業務。」這是香港政府就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s, HKETO﹚確立的官方定位。
然而隨著香港形勢在近年急劇惡化,香港駐外經貿辦頻頻在新聞報道上亮相,內容卻是有關它們頻頻「戰狼出擊」致函外媒,反駁對香港的批評。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處長羅莘桉去年年底就去信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反駁該報形容香港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是「騙局」的社論。羅莘桉批評該說法「毫無根據」,並為「愛國者治港」原則辯護。
總部設在倫敦的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發表的最新研究報告,正是針對香港駐外經貿辦。報告指出,港府在全球多國共設有14個經貿辦,透過舉辦各種活動宣傳香港。然而在北京控制下,香港經貿辦已失去自主權,只能遵循北京的宣傳口徑,以「大灣區」等概念宣傳香港是進入中國的門戶,取代過往的「一國兩制」獨特優勢等宣傳,顯示中港關係的變化及香港自主性的下降。
報告說,香港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統已被北京全面控制,而作為港府機構的香港經貿辦亦不能倖免,形容香港經貿辦已成為「偽裝」的中國大使館,遵循中共指令,為《港區國安法》及其他侵犯人權的行為「洗白」。
報告指出,部份國家即使已經設有中國大使館及領事館,但駐當地的香港經貿辦仍享有近乎大使館及領事館級別的特權和待遇。
負責撰寫報告的香港監察研究及政策顧問華穆清(Anouk Wear)向本台表示,香港駐海外的經貿辦一方面為北京破壞香港人權及自由的行為作「虛假宣傳」,另一方面則間接代表中國的利益,在國際社會上配合中國大使館,為中共代言。
她舉例說,香港在布魯塞爾設有經貿辦,加上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相當於中共在歐盟有至少兩個代理人,執行中共的「大外宣」。
華穆清說:這些香港經貿辦其實在間接代表中共,它們不是在代表香港人,而是以香港的名義代表中共。它們的地位和作用需要被重新審視,這是因為香港經歷了很大的變化。
香港監察向各國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包括重新檢視香港經貿辦的地位和特權,並參照處理孔子學院的方式,終止和香港經貿辦的合作,甚至在適當情況下關閉經貿辦,以避免讓中國「在一個國家擁有兩個大使館」。
香港監察又建議各國重新審視香港特區目前獲得的特殊待遇,包括和香港的雙邊條約,以及港府在歐盟、世貿組織和國際海事組織有獨立代表的待遇。
移居英國的前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助理教授黃偉國,形容關閉香港經貿辦,形同制裁香港。他認為在中國對外關係日趨緊張的情況下,西方國家有可能以此回應中國,而英國的取態尤其值得關注。
黃偉國說:香港駐外經貿辦某程度上已經取代中國使館,向世界做大外宣的角色,無論是唱好香港還是唱好中國。假如有一天倫敦政府要把針對香港的措施升級,針對香港駐倫敦經貿辦,甚至上升至針對孔子學院的級別,在現在中國對外關係緊張、中國被特拉斯形容為威脅的時候,其實英國政府可能也會用此手段。
他表示,由於香港《基本法》規定,外交事務屬北京管轄,因此即使西方國家對香港駐外經貿辦有所動作,港府也只能跟從中國外交部的口徑作出回應。
加拿大傳媒《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引述前加拿大駐華大使趙樸(Guy Saint-Jacques),認為香港駐外經貿辦現時已由北京全面控制,因此香港駐多倫多經貿辦不應被視為獨立機構。
香港駐外經貿辦前身是港英政府在海外設立的辦公室,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逐步轉化為香港經貿辦,香港前特首林鄭月娥也曾於2004至2006年間出任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處長。目前香港在全球14個經貿辦,遍及北美、亞洲、歐洲和中東,單在美國已經有3個,包括華盛頓、三藩市和紐約。
香港監察在報告中,列舉香港駐外經貿辦過往的「洗白」事例,例如香港駐華盛頓經貿辦就曾在2021年花費8,400萬港元進行遊說,嘗試阻止《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今年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和其他「612基金」信託人被捕,歐洲議會通過決議,呼籲審查香港駐布魯塞爾經貿辦的地位,全球各地香港經貿辦則一致轉發港府聲明,譴責該項決議。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uk-hketo-10152022061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