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個在美港人組織聯署信批多間美資大行巨頭將出席港金融峰會


  •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us-letter-10182022070721.html

    香港11月初將舉行國際金融峰會,美國多間大行巨頭已答應出席。事件除了引發美國國會議員爭議,亦有20個在美港人組織發起聯署信,批評相關金融機構赴港出席活動會破壞美國的外交政策,是無視美國對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制裁和對香港人權的關注,希望美國政府採取行動。

    這封聯署信在周一(17日)發出,對象是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以及美國房屋金融服務委員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眾議院外交事務、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

    質疑美國銀行高管幫助港府說服外界

    在2019年香港反修例運動期間被控襲警而入獄的美籍律師Samuel Phillip Bickett亦是聯署參與者之一,他指在香港金融峰會上,這些金融高管將與包括李家超在內受美國制裁的港府官員會面,幫助香港說服世界,並釋放出一個訊息——「香港一切如常,儘管過去3年的專制鎮壓,投資者應該回歸。」

    Bickett說:就算投資者不來香港投資,但他們去香港是一個試驗,這些銀行是在「試水溫」,去看看美國政府的反應,他們公布了會去峰會,他們在觀望美國政府會做些甚麼,如果美國政府甚麼都沒有做去反對,那就會對全世界的銀行或金融機構釋放出一個訊息,就是美國政府對於聲稱要制裁的個人沒有任何後續行動。

    「港府的首要目標是假裝一切正常」

    信中提到,美國多間主要金融機構,包括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黑石集團、高盛等,將於11月初在香港出席金融峰會,在香港與因為侵犯港人人權,而受到美國政府制裁的官員會面,制定金融戰略並進行社交活動,為港共政權提供支持。

    Bickett表示,他與一眾港人對美國銀行及金融機構代表出席峰會感到失望,他認為這些銀行清楚知道該做法有違道德,他們促請美國政府採取行動,警告相關金融機構破壞美國的外交政策,做法等於無視美國政府對李家超的制裁和對香港人權的關注。

    Bickett說:港府的首要目標是假裝一切正常,去嘗試挽回投資者來港,我們不在乎李家超對信件的看法,我們的目標是確保美國公司、美國金融機構,不會為李家超及其他港府官員進行宣傳,不會讓傳媒拍攝到,美國銀行總裁站在被制裁的政府官員身旁,而他們是侵害人權。

    聯署信要求美國政府及相關委員會採取行動,針對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花旗集團行政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和計劃參加今次峰會的其他美國公司領導人,警告他們有悖美國政策,並將導致法律和監管後果。

    多間美資大行出席峰會 美國會議員警告會加強審查

    11月初在香港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預料會有約200名來自各國的金融業界領袖人物參與,包括多間美資金融機構的高層,例如摩根士丹利主席兼行政總裁高聞(James Gorman)、高盛主席兼行政總裁所羅門(David Solomon)、黑石集團總裁格雷(Jonathan Gray)及花旗行政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等。

    外界質疑,今次美資參與金融峰會是「助攻」李家超搶資金及人才。其中,美國新聞網站Politico報道,美國共和黨議員批評,與會美資公司的做法是無視制裁和對香港人權的關注,有人更揚言會加緊審查。報道又引述前香港美國商會會長、現任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發展總監早泰娜(Tara Joseph)指出,香港當局會以美資行參與峰會為李家超「洗白」,反問美資銀行為何要參與這場騷。而另一非牟利組織「香港運動」(Campaign for Hong Kong)主席朱牧民則認為,出席反映與會商界的心計。

    因應外界批評,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周一(17日)對港媒表示,不擔心參會者會因而臨時缺席,因為「香港有獨特的吸引力,也有自己本身的金融優勢,不是個別人士或機構講幾句說話就拿得走。」

    香港與新加坡同期舉辦金融活動

    今次峰會為疫情以來香港首個重要大型金融活動,備受港府重視,目的是吸引外資及人才回港。外界一直將香港與新加坡作比較,而兩地11月將同期舉辦大型金融活動。許正宇早前亦表示,不怕與新加坡競爭。

    許正宇說:我們不怕競爭,但怕自己不爭氣,如何用好優勢,用好香港各方面基礎,各方面條件發展自己。在這方面,新加坡和香港最大不同是我們有國家,我們有中國或內地支持,讓我們依靠國家面向世界。

    新加坡前外長及前衛生部長楊榮文,接受港媒《明報》專訪時亦表示,經歷疫情及《港區國安法》實施,部分香港資金、企業及人才外流,新加坡未來5年至10年無疑會因而受惠,但長遠而言香港有中國做後盾,連結中外經濟的角色非新加坡可匹敵,強調「香港雖然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國際城市,但她將會是中國的國際城市」(It will no longer be the international city of the past. But it will be an international city for China.)。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