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人投書指從杜汶澤身上尋找香港精神 為真理與正義的追求和堅持 杜汶澤臉書點讚及勉勵香港人


  • https://www.storm.mg/article/4667299?fbclid=IwAR3tNc7ehALoPbUMQ62nt2hOLewzolZYG1MGSiESgwtpPfIwTPlSuM2DpJ0

    若談「香港人」這群體,刻板印象是「步調快」、「現實」、「冷漠」,尤其搭配商業高速發展的城市背景,加上港劇傳播,那種利益至上、斤斤計較的負面形象更容易植入民心。不過對於真正香港人言,這些太務實的價值觀只屬人性一隅,真正存在香港人心中的,一直是那獅子山下,無論逆境困難都能胼手胝足、相互抶持的不屈不撓奮發精神。

    平安夜那天,由杜汶澤主持的台港文化交流協會將頒發合共新台幣二百萬的獎學金予在台就學之一百名香港籍學生,從金額,特別是人數規模,是近年民間組織少有的龐大慷概,杜雖是演藝人士但非富豪,我想他是希望獎學金雨露均沾,能多照顧及鼓勵同鄉人。
    綜觀杜汶澤半生,有平凡、有氣盛、有奮鬥、有運氣,這就是一般香港人的生命縮影。杜汶澤非他本名,乃因年輕時沈迷賽馬博彩而將幸運馬匹名字「澤汶渡」倒序作自己姓名,這舉動強調他的人生將與運氣相依,好運不單帶來錢財還有貴人相助,只是賭運也曾令他債台高築而結緣台灣。杜的家境清貧,中小學雖就讀拔萃名校,但他亦如平凡人般成績普通,中學畢業後當上裝修工人,也許是運氣或魅力,服務的客戶恰巧為電視台監製而被發掘,踏上銀色星途。杜的戲路很廣,從小市民到角頭都能扮演,有評論稱他「有點胖,有點呆,有點喜感,有點狡黠,有點忠厚,有點鹹濕,有點暴虐,有點小人物」。他對演藝事業的熱誠和認真,可從《無間道》導演劉偉強的一席話印證:「當年一段『傻強』的頭部動作平移鏡頭,杜只需要做一個很簡單的表情便NG了十幾次,他不斷盡力演出」,最終「傻強」令二十八歲的杜汶澤一炮而紅,正如在獅子山下的你我他,只要努力不懈或真有成功的一天。
    1060327-香港歌手杜汶澤來台開唱,唱到《愛拚才會贏》時,他在間奏大喊「香港已經輸了,台灣不能輸」,為台灣民眾加油打氣。(取自杜汶澤臉書)
    香港歌手杜汶澤。(資料照,取自杜汶澤臉書)
    或者少年難免輕狂,杜妻田蕊妮曾說:「一個人由無人不曉,經過努力加上運氣,名利財富都湧來,難免一時迷失。」杜汶澤成名後發光發熱,可是星途卻日見荊棘,他的「率性自我」與娛樂圈大老間心生芥蒂,在紙醉金迷的演藝市場,榮華富貴下充滿虛偽奉承,既可掩蓋是非曲直,也能埋沒人性,以劉德華為例,他的完美人設標榜著奮鬥、敬業、正派、行善,但在國家政權專制與民主的大是大非問題,包括他在內的尋常藝人莫不三緘其口,甚至助紂為虐。杜汶澤則選擇當一個既「不正常」又不聰明但要挺立的人,結果真心話當然會大冒險。我相信杜也可以隨波逐流妥協的,只是他最後證明了獅子山下被欺壓的香港人原來還剩有一點骨氣與良知。

    若以移民資產條件論,杜汶澤絕對有其他國家可以前往,最少到英國是沒問題的,但他在四十八歲時選擇了台灣,如同他選擇執著於華人民主自由。寶島的杜汶澤一切從心所欲,事業上「要自己創造機會」,經營自愛產品,生活上接觸禪修跟攝影,修養初心知天命。最可貴的是積極融入異地社會,回望反省,他表示「香港正值開埠以來最大的移民潮,港人爭相走避,但去到其他國家,如果硬要將自己的生活模式強加於人,不但令自己生活更加困難,同時亦令當地人反感,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的確,有許多移民到英國的香港人繼續買房炒樓惹起當地人抗議,產生矛盾磨擦。杜強調「人家給你自由,你也應該盡自己義務,好好保護這個地方」,他更以「台裔香港人」自居。再者,同是異鄉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杜汶澤持續行善,藉成立交流協會對移居台灣的香港「手足」提供協助,眾多受助者根本與他素未謀面,杜只期許能同舟共濟,「增進兩地人民的互相了解」。
    「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這是名曲《獅子山下》的歌詞也是香港人的奮鬥寫照。從杜汶澤半生中見證了香港草根階層的掙扎歷程,面對生活種種挫折,心性趨向成熟,最終為真理與正義的追求和堅持,今天的在台香港人雖然暫時看不到港島、九龍和新界,但登高遠望,豁然開朗,「獅子山精神」原來可以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