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2週年已被世界遺忘 垂死孩童懇求:「媽媽,殺了我吧」


  • 緬甸2021年2月1日凌晨發生軍事政變,包含翁山蘇姬在內的民選政府領袖下獄。美國與盟國本週二(1/31)宣布對緬甸實施進一步制裁,以此標記緬甸政變2週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緬甸軍政府強力掃蕩反對勢力,對平民無差別攻擊,重傷的孩童只能懇求母親「殺了我吧」,與國際社會支援烏克蘭的熱度相比,緬甸僅得到了冷淡的遺忘。

    CNN報導,緬甸政變兩年了,經濟崩潰,食品、燃料和基本生活用品短缺。民選領袖翁山蘇姬在軍政府閉門審判之下,已被判處33年監禁。據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AAPP),自政變以來,至少2900人被軍政府部隊殺害、逾1萬7500人被捕。數名較具代表性的民主人士被處死,聯合國對此「表達譴責」。

    軍政府鎮壓民間抗議,為了掃蕩少數民族武裝團體,對村莊和叢林發動空襲,就算是學校也照轟不誤。去年9月,軍用直升機在緬甸實皆省中部的列葉孔村(Let Yet Kone)以機關槍等重型武器發動空襲,至少13人死亡,其中7人只是孩童。

    提妲溫(Thida Win)回憶那天,是7歲的兒子彭泰沙(Bhone Tayza)第3天去學校。前幾天,彭泰沙因為手臂骨折,沒能趕上開學日,一直吵著想快點上學;石膏拆掉後,他就迫不及待加入學校生活,但提妲溫仍然很擔心。

    「今天還是留在家裡吧。」那天她這樣勸兒子,但彭泰沙還是去了學校。數小時後,軍方的直升機到來,空襲開始。

    機槍橫掃提妲溫住家附近。她躲在家中,直到槍林彈雨停止,然後發狂般衝向不遠的學校。她在教室裡找到了躺在血泊中的彭泰沙──在其他孩童的屍體旁,他還有一絲氣息。

    「他對我說了兩次,『媽媽,請殺了我吧』。」提妲溫說,兒子非常痛苦,這時緬甸士兵已經湧入校園,包圍了她,她把兒子放在膝上抱著,一邊祈禱,一邊安撫兒子,直到兒子死去。

    學校一名老師達安瑪薇(Daw Aye Mar Swe)說,軍用直升機靠近時,她把學生帶進教室避難,但槍砲擊中了屋頂,碎片散落在他們四周,室內瀰漫黑煙,然後士兵進到校園,開始在校內不斷開火,「目的根本是要殺光我們」。

    達安瑪薇把學生推到床架下躲藏,但這只是徒勞;一名年輕女孩背部中彈,她試著替她止血,但沒有用。最後她只能告訴學生們,「祈禱吧,現在只有神才能救得了我們了」。

    開槍開夠了,士兵命令所有人出去,學生在操場上擠成一團。士兵突襲村莊其他地方,繼續抓人。民主人士組成的民族團結政府(NUG)表示,那場空襲後,有20名師生被捕。

    這只是眾多空襲的其中一場。緬甸軍政府當時說,部隊襲擊列葉孔村是為了清除「反叛的恐怖分子」,反過來指控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和人民防衛軍(People’s Defence Force)把當地孩童當作「肉盾」。

    提妲溫和達安瑪薇都否認這種說法。達安瑪薇說,「這裡沒有人民防衛軍,他們也沒有在這裡開火。而是軍方在沒有任何調查或目的之下,平白無故朝我們開槍」。

    兩名村民匿名表示,軍方後來還將屍體帶走,埋在幾英里外的另一個鄉鎮。提妲溫證實,她哭著求士兵「讓我安葬自己的兒子」,但軍方把彭泰沙的遺體帶走;隔天她去找一名軍官,對方說,彭泰沙的遺體已經火化了。

    提妲溫至今沒有收到彭泰沙的骨灰。她說,她不會簽署任何軍政府要她簽的聲明,「已經沒有什麼言語可以表達……我的心已成碎片」。

    年輕人放棄原本生活,加入反叛團體

    在這些大規模襲擊之間,軍政府和反叛團體每天都有小規模戰鬥。緬甸政變後,反對軍政府的團體在全國各地興起,並與反叛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民兵結盟,有些團體成功掌控軍政府無法控制的地區。

    許多團體是離開親友的年輕人組成,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奪回國家的未來。政變發生當年只有20歲的項萊(Shan Lay)現在是人民防衛軍的醫護隊隊員,隊友羅莎琳(Rosalin)原本是個護理師,現在他們在戰地出生入死,負責治療和疏散民兵戰士。

    他們的裝備簡陋,沒有頭盔或防護裝備,只有夾腳拖鞋、T恤、長褲、背包,有時只能用開水清潔傷口,沒有酒精或生理食鹽水;戰鬥平息的時候,他們就幫忙治療平民、分發食物。

    這些物資來自他們參加反叛團體前的儲蓄,而今資金和資源都在減少。項萊表示,有些人賣掉自己的房子和土地來買武器和子彈,但這不夠,「軍政府現在開始用比過去更強大的武器」;羅莎琳則說,「以前我們有自己的屋子、鍋子,有自己的米,有一點錢」,但參加反叛團體後就得在叢林過活,尋找食物和遮風避雨的場所都不容易。

    羅莎琳說,軍政府鎮壓了他們的和平抗議後,人民別無選擇,只能反擊,「我們知道自己可能不得不放棄生活。我們知道如果不這樣奮戰,就不會得到想要的民主。只要這種獨裁統治繼續存在、而我們依然沒有民主,那這場革命就會繼續下去」。

    被遺忘的緬甸:沒有軍援,人道資金也不足
    不在戰地前線的人則靠其他方式抵抗軍政府,例如創建地下醫院、學校,抵制軍政府提供的物資或服務。聯合國緬甸人權狀況專員安德魯斯(Tom Andrews)說,這是人類非凡勇氣和決心的展現。

    緬甸數百萬人努力面對政變後的嚴酷現實,世上大部分地區視而不見。安德魯斯說,緬甸軍政府和自己的人民交戰2年,110萬人無家可歸,逾2.8萬幢房屋被毀,數千人喪生,相比國際社會急忙供應武器、資金和其他幫助給烏克蘭,緬甸軍民衝突「已被遺忘」。

    歐美對緬甸軍政府祭出制裁,但沒有軍事援助。金錢方面,歐盟和一些國家政府提供了人道救援資金,但救濟仍有限,國際紅十字會等團體表示,在當地的行動經常因為戰鬥、以及財務問題而受阻;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去年12月報告,其因應緬甸狀況而推出的計劃需要8.26億美元,但只籌到2.9億美元。

    世界銀行(World Bank)去年7月表示,緬甸約4成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近十年來減緩貧困的努力付諸東流。

    安德魯斯指出,有報導指軍方對緬甸領土的控制其實不到一半,因為其行動受到財務狀況限制,這顯示外國制裁對軍政府確實有影響,但還需要更多。

    美國與盟友祭出新制裁,專家:不夠痛
    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本週二宣布對緬甸實施進一步制裁,大多是針對能源部門的官員、以及軍政府成員,例如美國制裁緬甸能源部長、緬甸石油和天然氣公司(MOGE)的董事與總經理、軍政府之下的選舉委員會官員等人,英國制裁協助緬甸空軍獲得燃料的2家企業和2名人士。

    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亞洲倡議主任希夫頓(John Sifton)表示,歐美仍沒有打出最能重擊緬甸軍政府的一張牌,即封殺緬甸接收天然氣和礦業出口款項的金融管道,因此即使是這波制裁,也無法給軍政府帶來足夠的壓力,「迄今為止採取的措施並未給軍政府在經濟上帶來足夠的痛苦、逼迫他們改變行徑」。

    https://www.taisounds.com/Global/Top-News/SEA/uid5616972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