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令香港更宜居 填海對生態影響微


  • 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截至2021年,本港劏房數目增至逾10.8萬間,政府推出簡約公屋、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計劃,冀短暫紓緩基層住屋困境和增加房屋供應。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今日(17日)出席研討會時表示,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將可提供大量土地作住屋和創科發展,強調在現有的新技術下,填海時間已大幅縮短至三年,並會確保在發展期間,將對環境的影響減到最低。

    黃偉綸早上在房協75周年的國際研討會上致辭,正進行的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發展計劃,將可給予港府更大動力(huge impetus)向可持續發展和宜居的目標進發,當中交椅洲人工島填海,將可提供10平方公里土地,以容納50萬人口,並可發展成本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CBD3),而當局會盡力確保填海工程對生態和環境的影響,維持在低水平。

    他續指,填海工程將於兩年後,即2025年開展首階段工程,預料最快3年後可完成土地平整、道路等重要基建,強調現時在新的科技和填海技術下,填海工程時間已大幅縮短,不再需要耗時20年。

    至於北部都會區,他則表示,此計劃正分階段進行,部份土地將會針對性作支援創科發展,預料可提供的總樓面面積(GFA)將等同16.5個白石角科學園,部份地區亦鄰近深圳福田,將可進一步推動港深合作和大灣區創科發展。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則表示,港府汲取了過渡性房屋的經驗,了解到居住地點和交通對基層而言十分重要,故簡約公屋選址中,有一半單位位處市區,40%單位在屯門新市鎮,只有10%單位座落在新界,強調基層遷入簡約公屋後,不止可改善居住環境,亦可節省大筆租金,她舉例指,筲箕灣的劏房和簡約公屋的租金相差逾6,000元,預料三萬個單位落成後,居民可合共節省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