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圈風聲︱解構11月通關契機 政界料政府已「半放棄」通關
-
政圈風聲︱解構11月通關契機 政界料政府已「半放棄」通關
https://www. hk 01 .com/sns/article/796384自疫情爆發以來,香港面臨與內地及海外人員往來皆不便的困境,如何在兩方面做到「通關」一向是市民的最大關切之一。本港11月將舉行大型的金融峰會及國際七人欖球賽,是對外重新展示香港國際都會的契機,有報道形容這是向國際開放的「死線」,屆時入境限制一定要放寬。
有政界人士坦言,不論是政府官員口徑,以至本地建制派代表人物的公開言論,都指向優先與海外通關,而內地與外地又在走兩套完全不同的防疫策略,順得哥情失嫂意,側面顯示港府對與內地通關已是「半放棄」狀態,只是基於政治正確不會言明。
通關之兩難取捨
眾所周知,由於內地「動態清零」與西方國家「共存」政策方向完全不同,香港自今年初Omicron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夾在東西方之間「兩頭唔到岸」:嚴格的外防輸入及內防擴散政策也無法「動態清零」,導致與內地又通不了關,國際上又嚇怕外商,影響到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上屆政府於任期末段似乎終於明白此點,先在4月取消個別地區「禁飛令」及對內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今屆政府上場一星期,即取消個別地區航班「熔斷機制」,並開始放風研究縮短入境檢疫時間,可能初步由7天變成「5+2」容許居家檢疫,並希望以有針對性的「紅黃碼」政策代替。
雖然政府至今未公布正式詳情,但以上種種措施,實際上都是走向放寬,亦即與外地通關為先。縱使特首李家超一直表示通「內關」與「外關」沒有衝突,但明眼人都知道,放寬檢疫限制總會存在一定的病毒傳播風險,特區需要在兩者之間作一定取捨。
早前政府在立法會前廳交流會中,亦有多名議員曾向筆者表示,隱約感覺到政府已經將與海外通關放在最迫切位置,始終那是「比較摸得着可做到」的事,只是官方層面不願公開承認。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前日更在一場公開活動中承認,金融界做生意需要外遊,即使未能與內地免檢疫通關也可先對外通關,盡量減低對旅行的障礙。
田北辰:應逐步過渡至「0+7」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指,向來都要求入境檢疫由現時的「7+0」,逐步變成「3+4」,再變成「0+7」,對商務旅客全面採用家居檢疫,期間停用疫苗通行證,達到管控效果。
他指,11月的時間未算太遲,始終新政策需要「摸着石頭過河」,但重申「紅黃碼」措施是「多餘」,因為任何抵港旅客只要在檢疫期間確診,就會被送到竹篙灣隔離或在家居戴手帶接受監察,疫苗通行證本身亦已有限制高風險人士出行的功能。他指,個人相當有信心政府最後的版本並不會是「安心出行」下的「紅黃綠」碼,而是透過疫苗通行證落實。
林健鋒:建基於科學數據 支持有序放寬檢疫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政府做任何防疫政策調整都要有科學依據,憶述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較早前提及,現時約六成輸入個案在抵達機場時的核酸檢測已經能找到,而酒店檢疫第5日的核酸檢測,更將發現比例推高至95%。按照這個數字,林健鋒認為如果日後逐步放寬酒店檢疫日數,例如3至4天,找出個案的比率也接近的話,可以繼續逐步降低日數,平衡便利程度與防疫需求,「相信如果可以改為家居隔離,商界朋友也不會介意使用電子手環。」他又提到,既然目前家居環境許可的確診人士尚且容許接受家居隔離,那沒有理由從外地回港的未確診人士不行。
林健鋒認為,長遠來說當然同意放寬檢疫措施,對香港的國際地位有幫助,但前提是香港自身也要「爭氣」,在防疫上做好本份,例如市民打齊疫苗、盡量少到人多地方、自覺正確佩戴口罩等,特別指出政府近日表示完成居家隔離的人士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認為這有機會出現漏洞,建議要求這些完成隔離人士到指定的政府中心,由工作人員協助剪掉,確保萬無一失。
譚耀宗承認要內地全面開關不實際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昨日出席活動後被記者問到「11月通關死線」的消息時,表示都明白到7天隔離限制對抵港人士的影響,認同可考慮放寬,只要平衡好管控工作,形容「愈快愈好」。至於和內地通關方面,他指內地疫情也反反覆覆,要求內地一下子全面開放予香港也不實際,目前主要爭取的是擴大配額、為學童作特別安排、先在香港「驛站」隔離等,已向特區政府表達。
譚耀宗其後回覆《香港01》指出,現時與內地通關的重點,已經不是「全面通關」的問題,只是要爭取增加名額,逐步逐步往前推。他認為無論對內對外,都應做好疫情管控,不過始終加強與國際聯繫,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七一講話」中對香港的期盼之一。
有不願具名的資深建制派人士,與筆者談起譚耀宗此番言論,認為既然他都公開承認與內地全面通關不太現實、香港又始終需要和國際交往,那麼明顯與海外通關就是特區政府未來幾個月的工作重點。那是否顯示與內地通關已「凍過水」?該建制派笑而不語,答案盡在不言中。
議員倡香港作為內地放寬隔離「試點」
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梁熙分析,內地執行政策時不時會以「試點」形式推行,正如今年4月有8個城市作為「7+3」縮短檢疫期的試驗城市,試行3個月無出大問題,就全國實行「7+3」,認為香港不妨作為全國進一步縮短隔離期的試驗田。
不過亦有政界人士坦言,即使內地有意放寬,都未必是短期內的事,至起碼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也很難預期內地會對「動態清零」政策有顯著調整,變相這段期間香港與內地通關難上加難。
-
拜登簽署要求解密武漢肺炎起源情報法案
SeVen • 匿名者 • 0 1 123 -
孔繁毅:疫情基本上已過 新冠可列風土病 料農曆年後或撤隔離令
SeVen • 匿名者 • 0 1 110 -
美國專家:WHO難應付多變疫情 建議民主國家成立新國際組織
SeVen • 匿名者 • 0 1 121 -
中國與Pfizer 談判破裂 宣布不會將抗病毒藥物Paxlovid 納入醫保
SeVen • 匿名者 • 0 1 118 -
復星醫藥:內地居民可前往香港接種復必泰二價疫苗
SeVen • 匿名者 • 0 1 186 -
美衛生官:中國清零政策沒有意義 更指中國疫苗效用不佳
SeVen • 匿名者 • 0 1 275 -
黑龍江疫區封城有大巴翻車4死傳為轉送學生專車
689 • 匿名者 • 0 1 109 -
睇返google,原來香港累積感染人數已經去到157萬
SeVen • 匿名者 • 0 1 119